聆听两位中国航天员心中的“航天梦”

智能科技
2024 04-24 10:21:00
分享

  “我的每一小步,都幸运地走在中国航天的一大步里。”23日下午,在武汉东湖之滨召开的“2024年航天文化艺术论坛”上,航天员聂海胜的心声,激荡着国人的“航天梦”。

  1998年,聂海胜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先后执行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二号3次载人飞行任务。

  2005年,当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首次飞天时,桂海潮刚刚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

  梦想能够到达的地方,总有一天脚步也能到达。彼时,这位来自云南,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年轻人未曾想到,有朝一日,他会成为我国首位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载荷专家,与聂海胜等航天英雄并肩战斗。

  是感言,也是回望。从“东方红一号”到中国空间站,中国航天一路走来、一路挑战、一路突破,不断前进发展的过程,就是创新超越的过程。

  “我国的航天事业就像肥沃的土壤,让我的航天梦想生根发芽,也让我能够将航天知识、航天文化传播给更多的人。可以说航天科技的发展为航天文化的传播开辟了更多渠道,也为我们每个人创造了更多可能性。”桂海潮说。

  26年来,中国航天先后有32人次征战太空。神舟十六号飞行乘组开展70项空间试/实验项目,获取了大量的数据,带回了许多宝贵的样品。

  “中国空间科学的春天已经到来!”桂海潮难抑激动的心情,“随着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新阶段,未来将会有更多、更丰富的科研项目在国家太空实验室滚动开展。”

  4月24日将迎来“中国航天日”。国内相关部门、高校、社团等计划举办近500场系列活动,邀请航天院士专家、航天员开展科普讲座。相关航天展馆、航天设施将集中向社会公众和大中小学生开放,航天题材影视作品、系列科普电视节目等也将陆续播出。

  是传承更是接力。一代代中国人的“航天梦”,正在播撒得更远。

  三次飞天,平均相隔约8年,聂海胜仍在憧憬:“太空探索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一场没有终结点、永远在路上的远征。”

  (新华社武汉4月23日电 记者胡喆)

  《光明日报》(2024年04月24日 08版)

[ 责编:孙宗鹤 ]
(来源:光明网)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新领创业、分享最新创业资讯、新领创业资讯、创业资讯、智能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