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盟)中国(湖南)第19批援津巴布韦医疗队骨科副主任医师蒋成明,来自长沙市第一医院,从事骨科临床工作20年。他积极相应国家援非工作号召,2021年下半年,经过层层选拔与考核,被确立为援非医疗队预备队员。蒋成明在出国前培训班中表现优异,被评为 “优秀干部”。2021年底受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前往津巴布韦的行程几度取消与更改。几经辗转后,医疗队于2022年1月16日漂洋过海来到万里之外的非洲大地。
到达津巴布韦后他立即投身医疗援非工作,至今已有1年多。医者无国界,仁心系苍生。他始终牢记医者初心,不忘援非使命。用实际行动架牢中非友谊的桥梁。
蒋成明带教指导当地医生骨科手术。
中国援津巴布韦医疗队对口支援哈拉雷的帕瑞仁雅塔瓦医院(简称帕院)。帕院是津巴布韦规模最大的公立医院,该院的骨科病人很多,60张左右的病床常常爆满。绝大部分是需要手术干预的骨折病人,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很大。蒋成明每天在病房和当地医生一起查房,分析病情、讨论病例。查房中见到部分骨折病人得不到及时治疗而导致终生残疾,部分病人术后切口感染经久不愈、骨折迁延不愈。于是,他马上毫无保留的将中国国内医生的成功经验与之分享,指导帕院医生加强术中术后无菌操作并彻底清创,建议骨缺损较大的病例自体骨植骨(津巴布韦暂无同种异体骨)。帮助腰椎骨折并截瘫住院半年多并发了骶尾部大面积压疮的年轻患者分期行骶尾部皮瓣手术和腰椎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蒋成明与该院医生一起讨论复杂骨折病例手术方式和内固定材料的选择,给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指导完成了首例股骨骨折标准交锁式髓内钉内固定手术。
蒋成明参与医疗队外出义诊活动。
蒋成明为当地残疾患儿义诊。
每周三是骨科的门诊日,诊室外坐满了秩序井然的待诊患者。蒋成明和该院骨科顾问医生一起出诊,提供中国式的医疗帮助。耐心的问诊,仔细的体格检查,谨慎的初步诊断,合理的诊疗方案给非洲朋友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出诊时会积极和年轻医生沟通交流,教他们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养成详细体格检查的好习惯。带领他们给门诊患者清创换药,详尽展示技术要领。认真做好年轻医生的传帮带,切实做到了“授人以渔”。
蒋成明在帕瑞仁雅塔瓦医院指导完成首例股骨骨折标准交锁式髓内钉内固定手术。
每逢手术日,蒋成明和该院骨科医生一起参与复杂复合骨折的手术。和他们一起给病人摆体位、术前照片定位;结合手术实际情况提出骨折有限剥离牢靠固定,对手术时间长的病例加强伤口保护和生理盐水冲洗以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等建议。
为了为更多的津巴布韦人提供帮助,蒋成明开通了推特。在推特上发送多篇医疗援助相关的推文,越来越多的非洲朋友认识并了解中国医疗队和中国医生,对中国医生工作的关注度和好评也不断提升。在津巴布韦哈拉雷和瀑布城发现了一种用于治疗疖肿、浅表感染的中草药—水蜈蚣,他将这种中草药的发现、功能主治和鉴定方法在推特上公之于众。这种免费又易得的中草药正契合了津巴布韦经济相对落后的现状,引发津巴布韦人的热烈讨论与广泛关注。津巴布韦当地媒体《评论邮报》作了专题采访和报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蒋成明的专业能力及为人处事等多方面均得到帕院医生们的高度认可。他们邀请其加入骨科手术讨论与手术排班群,参与全天候医疗帮扶工作。手术日由每周一天增加到了两天,积压的待术者日渐减少。目前术后伤口感染率明显降低。有高年资医生多次提出希望去中国跟他学习脊柱外科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他还为当地人和在津中国同胞进行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肢体脓肿切开引流、伤口清创缝合及换药等等。
这期间,他积极参加义诊活动,给当地人及在津同胞提供免费的医疗援助。积极配合中国驻津使馆工作,在国际妇女节期间通过线上讲座形式为在津同胞传授脊柱保健知识,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国虽有界,医者无疆。援非医疗工作忙碌而辛苦,任重而道远,需要一批又一批中国骨科医生的坚守。医者仁心,虽涉远其无悔,侠骨柔情,必欢欣而“骨”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