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非日记 | 一份来自非洲的“礼物”

记录人:韦迪,主管护师,硕士研究生,第24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队员,就职于湖南省肿瘤医院伤口造口失禁护理中心,擅长各种急慢性伤口的处理。

时间:2023.4.19

图片1.png

当地患者向援塞拉利昂医疗队赠送锦旗。

4月17日上午,一位名叫Warah的患者专程来到中塞友好医院为中国医疗队送来一面锦旗,以表示对第24批中国援塞医疗队精湛技术的感谢和对中塞友谊长存的美好祝愿。

该患者是因足底刺入金属异物就诊于中塞友好医院,塞方医护人员局麻切开寻找无果,请求医疗队帮助。中国医疗队伤口造口治疗师、手术室负责人韦迪在查看患者X线结果后,认为局麻取出可能性大,遂建议塞方暂停手术,并请求进行MDT多学科会诊。在中国(湖南)第24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队长陈勇军的组织下,开展了中国医疗队多学科会诊讨论。最终在B超室副主任医师周曙、骨科副主任医师王上元、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张磊屹、放射科副主任医师廖海燕的参与讨论下,决定实施B超引导下异物取出术。通过周曙副主任医师通过反复B超探查和伤口造口治疗师韦迪20多分钟的不断尝试和角度的调整终于成功取出金属残针。塞方医护人员和患者对中国医疗队的医疗技术水平表示称赞和感谢。

塞拉利昂地处西非,系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这里交通设施不完善,交通事故经常发生,且各种意外伤害也比较常见。人民群众对创伤急救很大需求与医疗条件非常落后是当前塞国最重要矛盾之一,本批医疗队成员都来自国内顶尖三甲医院的专家,这里虽然条件艰苦,医疗设备落后,但是入塞以来队员们因地制宜开创了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在接下来一年的工作里将与中塞友好医院当地医生合作,致力于创伤、急救、重症监护的专科建设,促进塞拉利昂整体救治水平的提高,缓解当地人民群众以及在塞华人创伤急救就诊难的困扰,以优异的成绩献礼中国援外医疗派遣60周年。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